行車路線:
※ 駛出延慶縣城3公里遇一個岔路口,向右轉(直行古崖居)3.6公里遇一個岔路口,右轉(左轉靳家堡)行駛2公里遇一個岔路口,左轉(右轉上郝莊)不遠即可到達龍慶峽的停車場。從停車場步行500米便是龍慶峽。
▲玉渡山風景區(qū)
▲景點介紹
京北九寨—玉渡山風景區(qū)位于龍慶峽景區(qū)上游,海坨山腳下。該區(qū)地處深山,人跡罕至,景色秀麗,環(huán)境清幽。它是北京地區(qū)一塊鮮為人知的處女地,是大自然保存最原始的綠色記憶,是現(xiàn)代人回歸大自然最好的選擇,是國家級生態(tài)環(huán)保區(qū),是京郊最美的地方。
玉渡山之美,在于山、石、林、泉、瀑、花、草一應俱全,而那渾如天簌的感覺,又在于清、幽、靜、野之中。玉渡山風景區(qū)全境面積100余平方公里,景點精華部分集中在58平方公里內,分為六大景區(qū)共有56個景觀,分別是:高峽平湖景區(qū),玉渡山景區(qū),石佛寺景區(qū),海坨山主峰景區(qū),雙松寺景區(qū),二龍山景區(qū)。區(qū)內有維管束植物105科、380屬、713種,喬木主要有松、樺、櫟、椴,灌木主要有荊、榛、鼠李、繡菊,草木主要為白草群落。在林間草木棲息著各種動物、禽鳥和昆蟲。高峽平湖景區(qū),明湖水面12萬平方米,鑲嵌于綠色山谷間,游人在此或泛舟垂釣、或觀賞禽鳥戲水、或寄意候鳥翔集,可在湖旁高爾夫場揮竿,可到湖東龍慶峽谷探幽。玉渡山景區(qū)郁郁蔥蔥,是一片綠的世界。山中溪水四季長流,春夏秋花開不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山水林絕妙配合的靜谷風光。石佛寺景區(qū)有飛流直下的“海坨飛瀑”和白桿綠蓋的樺樹林,有“天外飛石”的龍門口,有香閘瀑布、雪松等諸多雄奇秀野的絢麗風景。海坨山景區(qū)有燕山第一高峰:海坨山,主峰海拔2241米,每年除六、七、八月份以外,主峰常年積雪。雙松寺景區(qū)內有建于明代后被毀,清代修復的寺廟遺址,因有相傍而生的雙松而得名。二龍山景區(qū)內二座山峰拔地而起,相互對峙,在海拔1200米的山中有石英砂巖,有八路軍平北軍分區(qū)司令部舊址,游人可在此緬懷風云激蕩的戰(zhàn)爭歲月。
▲行車路線
北京八達嶺高速--延慶縣--京張路--過龍慶峽路口約7、8公里,路北有大 幅標牌及路口,進路口順路而上約2公里即到玉渡山風景區(qū)山門。全程約80公里,單程高速路費35元。
▲古崖居
繼續(xù)沿110國道直行7公里到達東門營路口,右轉(直行張家口)2公里到達古崖居。
古崖居遺址位于延慶縣海坨山麓。洞溝古崖居遺址位于一狹長的沙礫花崗巖石谷內,在谷內的三面石壁上布滿朝向各異、或園或方的大小崖居遺址。它是由一支不見史志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巖壁上開鑿的巖居洞穴,計有117個。這是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崖居遺址。
在峽谷三面直立的陡峭的巖壁上,布滿了人工刻鑿的大石室,或長方形,或方形,大的廿多平方米,小的僅3—4平方米;或單間,或2—3室相通;或套間平行,或上下兩層;并有典型的“三居室”。其中,有一石穴上下兩層,并配有耳房,廊柱歷歷,可能是穴居的主人集會或祭祀之地,弘敞雄偉,山民俗稱“官堂子”。全部洞穴內,門、窗、炕、灶、馬槽、壁廚、煙道等一應俱全,且圓則圓,方則方,均中美學規(guī)矩。
關于古崖居開鑿年代,有認為是元,或魏,或唐遼。其目的與用途,草寇山寨?戍邊駐軍?應避戰(zhàn)亂?少數民族聚居?據不確切考證,此為唐、遼間奚族聚居巖寨……
作者:admin
2011-10-18
作者:admin
2012-08-17
作者:admin
2006-01-13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