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經(jīng)過一個略舊的建筑,身邊同伴們說這里就是鄧麗君當(dāng)年辭世的酒店。此刻,激蕩的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
另一個讓清邁如神話般傳奇的地方,是佛曉的“布施”風(fēng)俗。在寺院附近,信徒與僧眾之間的“恩”與“惠”在平靜虔誠的布施過程中傳遞。偶有游客感染于布施的信念當(dāng)中,施于善行,期許愿景,僧人們赤腳在地,坦然施禮。無論未來如何,佛法的博愛已然化解了文化的隔閡。
清邁早市里隨處可見泰國女性勤勞的身影。在這里不時可以聽到人們禮貌的互相問候,這句“薩瓦迪卡”成為很多游客此行的“清邁烙印”。
銀廟也是一個泰國經(jīng)典建筑,這里遠(yuǎn)離市中心,少有游客到來,僧人也得以在此清修。千百年,“自然”與“信仰”如此和諧共處,一脈相承。 說起大象營,不免有些心酸,這里是清邁訓(xùn)練大象的基地。然而,在這里任何人也不會擔(dān)心大象遭遇痛苦,因?yàn)榇笙笫翘┟褡宓纳瘾F,至今在各種圖騰中被供奉和謳歌。
政治的動蕩讓柴迪隆寺幾經(jīng)波折才得以建立。400多年前又逢清邁大地震,大佛塔局部潰塌。暮色中的柴迪隆寺仿佛一曲雄壯的悲歌,伴著僧眾誦經(jīng)而低吟。
清邁的夜生活不亞于夜色之美,文化的撞擊和融合,像爐火里迸射出的花火,燦爛灼熱、異彩紛呈。
我們徒步或駕車,逃避再遠(yuǎn)也擺脫不了地心引力的束縛。旅行不止是感官的叛逆,旅行更是內(nèi)心的漫步,頓悟,便一步登天。
相信路在腳下時,家總在遠(yuǎn)方。偶爾停下來呼吸,或許領(lǐng)會旅行與流浪的區(qū)別,于是懂得,行者無疆,家在路上。
這里,鄧麗君的彌留之地,恍然之間,這座城市似乎也被靜止在那年、那月。那時的美,那時的真,竟然歷歷在目。泰北游的最后一程在此畫上了一個迷人句號,但是我們畢竟不會分隔太遠(yuǎn),再見清邁,那首夢里甜甜的老歌。
作者:郭豪
2022-07-01
作者:作為高手
2022-01-05
作者:張斯粵
2021-09-23
作者:作為高手
2021-08-05
作者:作為高手
2021-02-04
作者:陰越
2020-12-14
作者:王海龍
2020-12-05
作者:李華
2020-06-20
作者:王海龍
2020-06-16
作者:張斯粵
2020-05-21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biāo)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