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靈公園內(nèi)的麒麟洞是個不深的溶洞,洞口有一塊溶巖極像傳說的神獸麒麟,不過身上的鱗甲有人工雕刻的痕跡。麒麟洞的出名,不是溶洞內(nèi)的那些石筍和石鐘乳,而是1941年5月張學(xué)良將軍曾幽禁于此。我正坐在這位倒霉將軍門口的石凳上遙想過去的歲月,沒提防幾只頑皮的猴子突然躥到頭頂?shù)臉渖希鹇淙~片上的霧水如下雨一般,嚇了一跳。
黔靈山到處是一樹一樹不知名的花,大朵大朵的花密密匝匝地擠在枝條上,白的像一樹雪,紅的像一樹火,真美。在曲折的山路上行走,不時會碰到大模大樣走在路中間的獼猴。路邊的提示牌說得很明白,千萬不要惹這些猴子。你走你的,它走它的,大家相安無事。妻子喂了點面包和餅干,這些猴子跟著走了好長路。
到了弘福寺,這可是“黔南第一山”,馬上買門票一元進(jìn)去。這座古寺建于1672年,規(guī)模不少,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絡(luò)繹不斷,香煙繚繞。中飯在弘福寺吃素齋,飯菜不怎么好,每人只收3元。飯后游覽緬甸玉佛摟,脫鞋進(jìn)去。各種姿態(tài)的玉佛十余尊,雕工都十分精致。
循著導(dǎo)游圖走,過寺邊的塔林,下山到黔靈湖。黔靈湖雖說是人工湖,靜靜的躺在群山的環(huán)抱里,像個半睡的美女,把游人和大山都攬進(jìn)了自己的懷里。湖較大,走一圈要花不少時間,干脆坐在湖邊的山石上,用目光慢慢走幾圈。
貴陽人想得周到,返回不用爬山,湖邊的大山打穿了,走隧道就可以回到七星潭。
我和妻子離開黔靈山,坐車去了南明河畔的河濱公園。曲折的南明河橫穿貴陽,留下了秀麗的風(fēng)光,沿著公園的水邊走,一路花香,一路鳥鳴。就這樣慢慢走著,直到甲秀樓。
貴陽甲秀樓
甲秀樓位于南明河的鰲磯石上,猶如南昌的滕王閣、武漢的黃鶴樓和昆明的大觀樓一樣,它是貴陽的市徽和標(biāo)志。甲秀樓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高二十余米,三重檐四角尖頂,底層石墻,兩端有九孔浮玉橋與河岸連結(jié),可以說是當(dāng)時的貴州巡撫為貴陽辦的一件好事。樓南的觀音寺內(nèi)有座千佛銅塔,據(jù)傳是當(dāng)年云南進(jìn)貢給魏忠賢的,不知什么原因運到這里就擱下了,成了貴陽的寶物。樓后的翠薇閣,半邊山樓,半邊江樓,悠悠如飛鷺展翅,歷來為名人學(xué)士詠吟之處。歲月悠悠,現(xiàn)在的甲秀樓像一個沒事干的老人,整天站在貴陽最熱鬧的地方。貴陽的歷史和現(xiàn)實在樓下匯合,貴陽的古代文明和市井文化在樓下匯合,從早到晚,演繹出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新聞和故事。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概括貴陽,我說貴陽不錯。如果讓我再說一句,我說貴陽的天氣不咋地。從昨天進(jìn)貴陽以來,就沒見過太陽,一天到晚霧朦朦的,不時的來場雨,出門要帶傘,很不方便。也許“貴陽”這個名字就是這么來的,“一年四季雨蒙蒙”,難得見到太陽,太陽就特別珍貴了。這不,我們正玩得高興,又下起了雨,游興沒了,干脆返回停車處。
陽明祠地方不錯,在這里再住一夜。
晚飯后,雨越下越來勁,哪兒也不想去了,買了點苗家米酒,喝得暈乎乎的回“房車”休息。
作者:21rv-松仔
2022-01-28
作者:王海龍
2022-01-05
作者:21rv
2021-12-20
作者:21RV
2021-12-13
作者:21RV
2021-12-02
作者:李華
2021-09-15
作者:21RV
2021-08-17
作者:21RV
2021-08-12
作者:梁穎
2021-01-26
作者:梁穎
2021-01-13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biāo)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