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23 22:38:00
今天從水墨出發(fā),先回到映秀,到牛圈溝地震源點看了一下,然后去汶川,參觀博物館,傍晚到茂縣,吃過晚飯受邀去拜訪了一戶羌族人家,又隨他們?nèi)V場跳鍋莊,剛回來。
2011-4-24 7:56:00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四川 廣漢
我喜歡讀書,喜歡旅行,喜歡考古,喜歡參觀博物館,因為從中可以獲得知識和快樂。興趣是知識的老師,興趣是學(xué)習(xí)的動力。正因為有了興趣,所以當(dāng)興趣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感到很快樂。興趣從哪里來?興趣從無限的未解之謎來。好奇是人的本性,正因為有了好奇心,想知道一切事物的起源和發(fā)展、原因和結(jié)果、特點和規(guī)律,才有了自然科學(xué)、社會科學(xué),才有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人應(yīng)當(dāng)有一顆童心,對這個世界好奇心最強的是孩子。哪個父母如果打擊或抑制孩子的好奇心,那你可能終生要為此付出代價,或多或少而已。哪個人如果終生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要么是科學(xué)家,要么是哲學(xué)家。哪個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那他對這個世界就失去了欲望,雖然活著,僅剩一個軀殼而已。所以,好奇,樂思,想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是生命之火的助燃劑,有了它,生命就會迸發(fā)出五彩繽紛、光輝燦爛的火花。
三星堆博物館是我這次出行少有的既定目的地之一。以前看過中央十臺的專題片,被它的神奇所擊倒。三星堆,對我來講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我到三星堆就像善男信女進了廟宇一樣。
今天終于到了三星堆,看到了高大無比的神樹、縱目人面具、直立大銅人、金光燦燦的權(quán)杖。這一切,除了給我?guī)砭薮蟮恼鸷,更多的是思考?/p>
古人畏懼自然,崇拜自然,因為他們對自然了解的很少。人的第一需要是安全,是生存。所以,古人要把能給人類帶來福祉或者災(zāi)難的自然界的太陽、風(fēng)、雨、山、樹、飛鳥、甚至水里的魚都奉為神明來祭祀,以求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古人認(rèn)為,國家最大的事,一是祭祀,二是戰(zhàn)爭。這兩件事都和人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這就不難理解,三星堆為什么會出土這么多和祭祀有關(guān)的金、玉、青銅等非常珍貴的文物。今天我們看這些文物非常珍貴,我想,當(dāng)時的古人看這些器物應(yīng)當(dāng)是更珍貴。正因為珍貴,所以要獻給神,以表誠意。這和以人殉神、以犧牲敬神的道理是一樣的。以佛教為例,直到今天,也是用黃金鑄佛,黃金飾佛,玉石雕佛。
三星堆出土很多青銅面具。除了縱目面具以外,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其他出土數(shù)量最多的面具大小、形狀相似,面孔五官基本相同,但是,不是一個模子里鑄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有一個共同的范本,就和我們現(xiàn)在全國各地寺廟供奉的諸多佛的頭像基本相同一個道理,代表一個特定的神。同理,縱目面具代表的應(yīng)當(dāng)是另一個神。
我認(rèn)為,這兩個神其實是人,也許就是曾給蜀人帶來福祉、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兩位先祖國王,正像我們今天還在祭祀三皇五帝一樣。祭祀先祖,緬懷功德,教育后人,繼承傳統(tǒng),今人與古人相同。
也許當(dāng)時由于財力所限,鑄造完整神像耗資巨大,所以鑄造全身大型神像極少,只鑄造面部,亦可祭拜,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面具。神與人不同,所以造型威嚴(yán)、特征夸張是必然的,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對神的敬畏心理?v目、大耳,是對某位先祖眼球突出、招風(fēng)大耳特征的夸張,正如佛祖釋迦摩尼塑像的耳朵無一例外很長一樣,只有象征意義,和人種沒有關(guān)系。
如此理解三星堆兩種不同的青銅面具,是我個人的解讀,此前沒有人這樣說過,也許是謬論。好在大家都是在猜想,依據(jù)都不是很充分,所以我這門外漢也敢斗膽出來瞎猜一通。
作者:郭豪
2022-03-31
作者:21rv-松仔
2022-01-28
作者:21rv-松仔
2022-01-28
作者:王海龍
2022-01-05
作者:21rv
2021-12-20
作者:21RV
2021-12-13
作者:21RV
2021-12-06
作者:21RV
2021-12-06
作者:21RV
2021-12-02
作者:郭豪
2021-10-29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biāo)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