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博物館采用了5萬多片江南民居常見的舊瓦,將它們“吊”在鋼絲編織而成的網(wǎng)上組成半通透墻面。從高空俯瞰猶如一片片錯落相疊的菱形瓦片,讓整個建筑像從茶園土壤中自然生長出來般,有著小型村落的意境。
每當有陽光照進,被懸掛飄浮在墻上的瓦,隨即營造出戲劇性的光影變化。就像篩網(wǎng)一樣,柔和流入的陽光,在不同時段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世界。所以天晴的日子啊,光是坐在館內(nèi)觀察光影的律動就是件賞心悅目的事。
博物館室內(nèi)的樓梯被做成了自然的斜坡。聞著淡淡的木香,沿著松木板條圍砌起來的斜坡散步,時不時望向窗外,如同在播放一場靜幕電影。這樣的觀展體驗恐怕只有民藝博物館才能帶給你了。
不管多小的城市,只要有一所藝術(shù)學院,那么這座城市一定是充滿藝術(shù)氣息與活力的。在杭州的郊外轉(zhuǎn)塘,因為有一座中國美術(shù)學院,眾多藝術(shù)家的工作室都落腳于此,其中有很多美院畢業(yè)后留下來的學生,也有不少圈內(nèi)有名的匠人、藝術(shù)家,例如“打鐵匠”李共標、“植物手藝人"植覺先生……每一家工作室里,你都能看到不同的人生活法。
李共標工作室 千錘百煉堅持“鐵打出”
這是一個五六十平米的小平房,背后就是茂密的山林。主人叫李共標,是杭州少有的當代打鐵匠。其實手工制鐵的方法有很多,但他始終堅持最繁瑣耗時也是最考驗技術(shù)的“鐵打出”手藝。從選材、成型,到最后包漿防銹,每一件器具需要歷經(jīng)數(shù)月。
作者:亞特房車俱樂部
2020-02-19
作者:詩逸
2019-11-06
作者:詩逸
2019-10-18
作者:21世紀房車網(wǎng)
2019-05-27
作者:長老也
2019-01-02
作者:陽光
2018-12-26
作者:長老也
2018-12-21
作者:長老也
2018-12-19
作者:陽光
2018-12-17
作者:anna
2018-12-11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2.發(fā)送下方對話,進入群聊
"買房車"